查看原文
其他

宛君│一生相守 不离不弃​

本编委 黄梅文哲 2022-12-28




每天凌晨,宛嗲早早地起床了。宛奶听到老头子起来了,便赶紧起床,给他用土鸡蛋跟磨碎的芝麻冲一杯早餐前的“营养餐”,这个习惯他们已经坚持了近40年,只要宛奶冲,宛嗲就喝,百喝不厌,是怎样的力量让一个人一辈子愿意喝同一种“茶”呢。

宛嗲大名宛再华1954年生,妻子宛奶1956年生。两人相差两岁,据说从小就相识,于1978年相恋,1980年7月结婚,婚后育有三个女儿。如今三个女儿也各自成家并各育有两个孩子,共有两个外孙女,四个外孙,现在可谓是幸福美满了!

已经65岁的宛嗲目前从事垃圾车运输工作,这个工作的特点是每天要早起,越是节假日就越忙,特别是春节期间,大年三十都在工作,常年无休,但是宛嗲从接手这个工作以来,没有休息一天,没有请假一天,这样一来,家里所有的事情就全部落在了宛奶身上。而宛奶的首要“工作”就是把宛嗲照顾好,四十多年来她也一直是这样做的,宛嗲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习惯,就是从来不喜欢吃外面的东西,也不喜欢在别人家吃饭,女儿们的饭菜也“不和”他的口味,只爱吃宛奶做的,因为他“习惯”了宛奶的一日三餐,便觉得她做的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。

宛嗲一生唯一的技能和爱好就是开车,从13岁进入农机站开始,就爱上了开车这个工作,一开就是几十年,也是因为开车,与宛奶有一段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。

1978年的春天,宛奶与父亲担米从村里走五六公里的山路,到通往县城的主干道时已经累得不行了,便在路边休息,想着看能不能看到进城的农用车可以载一段路。

▲ 老家下新周咀


等了大概半个钟头,果然有一辆农用拖拉机来了,宛奶(当时不过是个22岁的小姑娘)便伸手招呼,车子停下来,发现还是熟悉的人,是对面村里的宛嗲,因为宛奶的大姐就是嫁到他们村的,而且跟宛嗲是一个大屋的,所以他们很早就认识了。宛奶问他是否去县里,宛嗲老老实实地说,不去县里,只去独山(隔壁的乡镇)。想着能坐一段路也是好的,宛奶他们便上车了。结果到了往独山方向的三岔路口,宛嗲就把他们放下来了,开着车去独山办事去了,办完事还是去了县城。

宛奶他们辗转过几个小时终于也到了县城,刚好碰巧又遇上了宛嗲。宛奶奶见状,生气地问他:“你这人!怎么说不来县城又来了?害我跟我爹白白走了那么多路!”宛嗲委屈地说:“之前是不打算来的,后来临时有事才决定来的……”不管宛嗲怎么解释,宛奶奶都觉得他是故意的。

后来,他们又几次不期而遇。慢慢地,宛奶发现,其实宛嗲是个特别善良勤劳的人,最后两个人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一起。这样一起就是近40年。

2019年8月,小女儿给他们找来了大学生志愿者为老人免费补拍结婚照。因为之前一直让他们去照相馆拍,他们怕浪费钱,觉得这么大年纪了拍的有啥意思,这次说是免费的宛嗲也是死活不同意拍的。他一生不喜欢拍照,更别说拍结婚照了,做了他几天思想工作都不管用,后来一句“你只是配合一下站在旁边,主要是老娘高兴啊,你知道她一生最爱臭美了,您就当时哄她开心了!”,最后才同意配合拍照。

拍的时候,志愿者们让他跟宛奶靠近一点,抱着她,等等,他害羞地一把脱下从来没穿过的西服“不拍了不拍了,这么麻烦”,大家都哄笑起来,说“你不拍完等下宛奶不高兴了”,他又乖乖地把衣服穿上接着拍,这样的他看起来像个刚恋爱的小伙子。后来女儿把相片洗出来,他喜滋滋地把他们摆在他们的床头柜上,可是宛奶觉得自己化妆穿婚纱的样子“太丑了”,不真实,不想摆出来,宛嗲说:“丑是丑了点,不过还能看得过去”,哈哈哈,这就是他们互怼互爱的日常。

2019年10月,宛嗲在上班的路上骑电动车摔伤,手跟腰都骨折了,只能躺在床上。这对一生勤劳好动的宛嗲来说是致命的打击,平时觉得自己还能帮女儿们分担一些,还是宛奶的依靠。这样躺在床上要别人伺候,他一下子接受不了。

在医院住院一个月,晚上不要女婿女儿们轮班伺候。女儿们怕老娘也累垮了,又轮流做他思想工作,他却固执地说:“我只要你妈,谁也不要,你们要是晚上来,我就回去,不治了!”知道他是怕女儿女婿们白天要上班,累着了,但是一句“我只要你妈”也是他这辈子说过的最动听的情话,谁说不是呢!

在女儿们的记忆中,宛嗲从来没有跟宛奶大声说过话,更不要说打骂了,那个年代的夫妻哪个不是这样吵吵打打过来的呢,宛嗲却说:“我有时候哪不想打啊,问题是她经得起我一拳不?还冇么样就开始哭,我怕不?”哈哈哈,委屈的话语中透着深深的爱,隔壁左右街坊邻居没有一个不羡慕宛奶的,说宛嗲“真是个好嗲的”!

一生相守,不离不弃,这应该就是最好的爱情吧!

 

            

【作者简介】

      宛君,女,黄梅县下新镇人。

声明:

1、欢迎转载,请联系主编授权;未经许可,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,违者必究。

2、广告为腾讯系统自动加入,各位可随意点击。

3、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平台立场。

4、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与我们联系。


          本公众号是在市作协指导下,由一群全国各地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主办,以发表原创作品为主的公益性平台,长期面向全球征集各类文章、书画、摄影等作品,要求在微信公众平台原创首发,不限题材和体裁,文责自负。


         投稿时请将文章、配图(如有)、作者简介(可附相片)等在同一封邮件内发送。请勿一稿多投。所有投稿,视作作者独家授权本平台(“家在钦州”“老家黄梅”)处理(包括但不限于修改、发表、出版等);如被其他媒体采用,该媒体应给作者相应稿费。投稿后,请添加主编微信,以便及时沟通。


【投稿邮箱】1655281212@qq.com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如无特殊情况,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。

【稿酬说明】本平台无任何经费来源,为了鼓励作者,特制订以下规则,聊表心意。

文章发表后24小时内:阅读量达到200,赞赏金额的70%为作者稿酬;阅读量达到300,赞赏金额的80%为作者稿酬;阅读量达到400,赞赏金额的90%为作者稿酬;阅读量达到500,赞赏金全额归作者所有;阅读量超过1000,视具体情况另行奖励。

请关注公众号“家在钦州”或“老家黄梅”联系小编,以便每月15日前发放上月稿酬,逾期一周不领取者视为主动放弃。       

       欢迎大家踊跃投稿!


长按关注“老家黄梅”


长按关注“家在钦州”


我们乐意成人之美,可 免费 为广大读者发布家教、婚恋等信息,有意者请关注“家在钦州”或“老家黄梅”,联系小编。


 您看此文用 · 秒,转发只需1秒呦~


点“在看的人都很好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